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专家观点 >>院内专家 >> 韩剑:加快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制度型开放体系,苏州怎么做?
详细内容

韩剑:加快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制度型开放体系,苏州怎么做?

时间:2024-05-18     

       近期,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导,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院长韩剑受邀参加苏州社科院举办的“制度型开放,苏州怎么做?”专题研讨会,并作以“加快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制度型开放体系”为题的发言。主要内容如下:

21.png

制度型开放,江苏怎么做,苏州怎么做?“制度型开放”是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开放的新表述,提出要把握新特点,推动由商品和要素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之后各个地方都在探索。例如,广东打造“粤港澳”规则“软联通”规则衔接示范高地,海南依靠《自贸港法》在法治轨道上打造开放新高地,上海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建设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引领区,浙江对接DEPA探索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数字贸易开放体系,那江苏应该做什么?

江苏在对外开放方面是全国领先的,江苏有全国第一个出口加工区、第一个特殊综保区、第一个中外合作园区,这些都是全国首创的制度创新,那江苏现在要做什么?江苏要做的,不能简单学上海,学广东,学也是学不来的。这次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谈新质生产力,着重强调的是四个字——“因地制宜”。江苏扩大制度型开放,要围绕国家战略,结合江苏特色,针对江苏问题,尤其是当前应该着重考虑的,是如何加快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制度型开放体系。前面提到的几个全国第一都发生在苏州,下面苏州应该在这方面继续为江苏探路,为全国探路。


新质生产力与制度型开放的理论逻辑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且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在本质上属于一种开放性系统。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在高水平开放方面,一方面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建设高标准的要素市场体系,为新质生产力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另一方面,从制度型开放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来看,以制度创新积聚全球更高质量的资源要素,发挥各类开放功能区在资源、信息、人才、平台等创新要素方面的集聚作用,让国内国际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制度型开放要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新新规则、新标准、新管理。在开放中创新,在创新中开放,这是苏州重要的名片,要让创新成为引领开放发展的第一动力。
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制度型开放的着力点:
1.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条款,因地制宜根据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适应性转化。
2.根据数据、人才、技术、资金等高级生产要素的特点,设计全链条、全周期、全领域的要素流动便利化服务体系。
3.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与政策链深度融合,推动科技、产业、金融、教育紧密结合,在开放经济系统的动态演化中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产业竞争优势大幅提升。
4.推动标准制度型开放,发挥标准在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作用,前瞻性应对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突破和应用所带来的风险与挑战。
5.统筹好开放与安全的关系,通过相应的安全制度机制建设,确保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安全发展。



苏州以开放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去年7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苏州时强调,高科技园区在科技自立自强中承担着重大而光荣的历史使命,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不断以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引领产业升级。要继续扩大国际合作,努力打造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大家可以看到,总书记对苏州的定位是什么?是融合,是产业创新融合科技创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科技创新衍生出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以企业为主导,融合产学研,以新技术引领新产业,构建开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园区即将成立30周年,下一阶段要围绕新质生产力要求来继续推进开放创新。
苏州开放创新“强”五个方面:
今年1季度,苏州市GDP增速7.9%,全省第一,实现外贸进出口5934.8亿元,同比增长9.6%,占同期全国、全省进出口总值的5.8%、45.8%,在全国主要外贸大市中列第4位。其中,出口3635.8亿元,增长8.7%,进口2299亿元,增长11.2%;
今年1季度,外资在苏州新设项目达317个,同比增加6.4%。苏州今年共签约项目809个,总投资超5800亿元。迄今为止,苏州吸引超1.8万家外资企业落户,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1600亿美元,规模位居我省首位、全国前列。其中,175家境外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苏州投资了486个项目;
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57万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400家,均位居全国第四。科创板上市企业55家,位居全国第三。全球“灯塔工厂”增至7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76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5万家,均位居全国第一;
根据苏州市的最新数据,在全市363万的人才总量中,持有效外国人工作许可证的外国人才共有10428人,其中外国高端人才(A类)4344人,均居江苏省首位,分别约占全省的44.1%、50.2%;
苏州工业园区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实现“八连冠”,苏州11家国家、省级高新区以占全市18.5%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46.4%的地区生产总值、61%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44%的出口总额。
根据苏州参与全球创新型城市排名情况来看,澳大利亚2thinknow《全球创新城市指数2022》报告,苏州是排名329位。《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3》苏州排名81位,《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估报告2022》苏州排名98位。《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的100个创新集群,上海-苏州成为排名第五的创新集群,未来创新集群的活力会越来越大。
在2022年全国PCT专利申请当中,深圳独占鳌头,再就是北京、上海、东莞、苏州。苏州已经排到了第五位,杭州排在苏州后面。
苏州 PCT 专利申请企业排名,第一名是苏州大学,第二名是浪潮科技,第三名是追觅科技。苏州大学作为第一,既是好事也是坏事。这说明苏州的产学研做得不错,但也反映苏州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体系尚未建立,龙头企业开放创新能力还不强。头部城市如深圳、北京、上海、东莞,排在前面的都是龙头企业。例如华为、京东方、商汤科技、东莞是OPPO。苏州排名第二和第三的两家企业,都在吴中区。一个是做5G工厂,另外一个做洗地机,在这里要为吴中的产业创新点赞。苏州PCT专利的申请,例如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通过科技创新来引领产业发展方面已经表现出来很好的融合趋势。
22.jpg
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地缘政治风险加大,给苏州高水平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带来了严峻挑战。一方面苏州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体,如果国际形势频繁剧烈波动,苏州将面临较大的风险敞口。另一方面苏州在产业端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结构相对单一,防风险能力有待加强,部分发达国家的对华科技打压措施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领域。此外,为了有效规避地缘政治风险,苏州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合作对象也应进一步分散化。
从创新链角度看苏州的创新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链条“前轻后重”问题比较突出。在新的国际科技竞争形势下,特别是美国不断升级的对华科技打压下,苏州高水平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面临“前端融入实力不够、后端抵御被‘踢出’能力不足”的艰难处境,被中断供应的风险较高。
从载体和平台方面,苏州缺乏重量级科研基础设施和联合研发载体,较难开展基础和前沿领域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与北上广深相比,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外籍人才)的吸引力不足,相关制度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从创新要素流动方面,苏州在科研数据出入境管理、个人数据跨境流动以及重要科研材料出入境便利化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苏州扩大制度型开放的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对国际科技规则演变的趋势进行研判。包括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规则、数字经济监管规则、全球科研诚信准则、科技投资和技术流动治理规则等,制定信息技术安全、数据隐私保护、跨境数据流动等重点领域规则。
二是实行更加国际化的人才引进政策。在人才引进中充分考虑被引进国家的制度文化差异,建立国际通用的引进人才的技术移民制度。实施更加便利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出入境政策,研究开展特定专业领域执业资格便捷认证试点。
三是探索开展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地方立法。以生物医药、高端制造、金融科技为立法调研的重点场景,促进生物医药龙头企业的药物器械研发与临床高价值医药数据的登记,推进对实体工厂的“数字孪生”,并探索用全流程大数据进行建模,构建数字化生产的“工业元宇宙”。
四是采取与国际接轨的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创新产品和服务坚持国民待遇原则,优先采购重大装备首台套产品和中小企业产品。
五是扩大科技服务业开放。开展“单边开放”试点,提升与全球创新体系的连接性和融通性,加快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基金,探索设立面向全球的颠覆性技术基金。
六是深度参与国际标准组织战略制定和标准治理体系改革。争取在5G、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等优势领域积极推动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在人工智能、下一代移动通信、量子科技、无人驾驶等未来产业领域掌握国际技术标准制定的主导权。
总体而言,对于制度型开放,更加聚焦在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制度型开放体系,能够与江苏的省情,苏州的市情相结合,相信一定能走出一条具有苏州特色的开放创新之路。



电话:025-83590877 传真:025-83590877

电子邮箱:JSIFT2021@163.com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南京大学鼓楼校区费彝民楼A座532室


版权所有:中国(江苏)自贸试验区研究院、南京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

备案号:苏ICP备2022003773号


联系方式

关注公众号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