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自贸试验区(港)十周年观察报告优秀创新案例23——油气全产业链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时间:2024-04-08 最佳系统集成案例(重大产业/重大功能) 案例23:油气全产业链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推动油气全产业链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是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区别于其他自贸区的突出亮点。作为创新与开放的高地,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正努力成为国家制度创新的“试验田”、动能转换的“加速器”、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舟山港已成为全国第一、全球第六大加油港,舟山尤为关注油品非国营贸易政策、油气交易模式创新、保税燃料油加注资质下放以及保税燃料油供给政策。 浙江自贸试验区成功推动了国家下放保税船用燃料油经营审批权限,作为全国首个试点城市,制定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批复了13家地方牌照企业,形成了国有、民营、外资多元竞争市场格局,进一步提升了我国航运服务国际竞争力。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创新开展保税船用燃料油混兑试点,并推动国产燃料油出口退税政策在全国实施,极大程度上带动了全国沿海港口供油价格的降低。 油品贸易交易方面,舟山探索上线保税商品登记系统,将利用区块链技术,通过通关、仓库、物流等多方数据比对确认,让仓单具有公信力,可以进入交易质押流程。 舟山依托数字化改革,让监管更智能。保税油加注船舶边检通关手续实现“三级跳”,锚地供应业务实现全流程信息化,原来8小时的流程现在缩减到3分钟。2020年12月和2021年6月,国家移民管理局先后下发文件,为简化保税燃料油加注船舶查验出台“舟山定制”服务措施,对从国内港口来舟山仅加注保税燃料油后直接出境的外籍船舶,在核实入境记录、移泊、船员换班等情况无误后,免于查验船员出入境证件原件和人证对照,即可办理出入境边检手续。据统计,保税油加注船舶通关时间从最开始的10多个小时缩减至1个小时以内,每艘次能为航运企业节约经费开支约6万元。 在边检行政许可方面,长三角地区实行“一地办证 区域通用”,极大方便了广大航运企业,对助推保税燃油加注中心建设也起到了显著作用。 2020年10月4日,全国首单浙沪跨港区国际航行船舶供油业务成功开展。“跨港区作业”使得供油船可以开到其他港区进行加油作业,突破了原先只能由本港籍船舶执行的规定。以保税油一体化为切入点,可带动更多海事服务业态开展区域合作,共同提升长三角港口服务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