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自贸试验区(港)十周年观察报告优秀创新案例20——多证合一时间:2024-03-15 典型改革方法论/底层逻辑 案例20:多证合一 全面推进“多证合一”改革,是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的重要抓手。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简化手续,缩短时限,鼓励探索实行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登记制度”。 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明确自2016年10月1日起,在“三证合一”的基础上,整合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在全国全面推行。 201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多证合一”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在“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和“两证整合”的基础上,将涉企证照事项进一步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现“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自2017年10月1日起在全国全面实施,次年3月,《原国家工商总局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全国统一“多证合一”改革的意见》,明确涉企证照事项整合范围,完善工作流程,推进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应用、规范信息采集项目,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应用等,国家层面建立部门协同机制,省级各部门建立企业信息接收,办理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并印发“多证合一”信息化技术方案等规范,为“多证合一”改革奠定了基础。 “多证合一”改革的核心是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核发一证,即申请人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时只需填写“一张表格”,向“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全国统一“多证合一”改革涉企证照事项目录、工商部门登记数据共享信息项、政府部门共享信息项、信息化技术方案等,修改补充企业登记注册材料,大力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改造力度,确保数据顺畅传输、共享。省级工商部门在核准登记后1个工作日内将企业登记信息和“多证合一”备案信息通过共享平台或部门间数据接口自动、定向推送,相关部门在3个工作日内接收、认领、核实共享信息,实现软件系统的有效对接,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和共享,有利于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多证合一”改革部署,各省(区、市)迅速梳理涉企证照事项,扩大证照整合范围,按照能整合的尽量整合、能简化的尽量简化、该减掉的坚决减掉的原则,全面梳理、分类处理,在全面实施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统计登记证、公章备案等“多证合一”的基础上,将信息采集、记载公示、管理备查类的一般经营项目,以及企业登记信息能够满足政府部门管理需要的涉企证照事项进一步合并取消,并对“多证合一”改革涉企证照事项清单实行动态化管理,对暂未纳入清单的事项,积极创造条件,成熟一批、公布一批、实施一批。全国各省(区、市)全面推进,如江苏实行“三十证合一”,广东实行“二十四证合一”,山东实现“三十一证合一”,重庆实行“三十一证合一”,新疆实行“二十六证合一”,贵州实行“三十四证合一”,宁夏实行“四十四证合一”,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制度性成本,让市场主体办事更少“跑腿”,有效地推进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另外各地还结合当地特色产业、重点产业,进行多样化“多证合一”探索。 一、福建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范围内沿海航行船舶“多证合一” 2020年12月,福建海事颁发了第一批可在福建省内适用的“六证合一”新版“国内航行船舶证”。这标志着,福建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范围内沿海航行船舶“多证合一”。2019年底,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的批复和福建海事局的指导下,厦门海事局率先在全国海事系统实施港内航行船舶“多证合一”试点改革,将船舶国籍证书、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等六本证书合并成为一本“国内航行船舶证”,截至12月15日,累计核发《国内航行船舶证》161张,为试点船舶减少发放证书552本,可为相对人节省办事时间超5000个工作日,得到了航运市场主体的肯定和支持。 二、海南不断升级游艇船舶“多证合一”改革,全国首次实现“九证合一” 2020年4月,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的大力支持下,海南海事局率先在三亚开展涉客船舶和游艇船舶证书“多证合一”改革试点工作,将七本船舶证书合并为一本船舶证书,大幅精简办证流程、材料及时间,以“减证”的形式实现便民利民,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成功入选海南自由贸易港第八批制度创新案例。为进一步释放船舶证书“多证合一”便民利民效应,海南海事局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复制推广船舶证书“多证合一”。2022年7月,海南海事局向海南海峡航运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滚装客船“长乐公主”、海南和宝海运有限公司所属的“国新76”轮等5艘船舶颁发首批可在海南省内适用的新版船舶“多证合一”证书——《海南省船舶安全与防污染证书》,标志着海南海事局在全国首次推行船舶证书“九证合一”,让改革红利惠及更多企业和船舶。此次改革升级不仅继承了三亚改革试点方案中的一船一码、证书电子化等创新内容,而且相比三亚改革试点方案呈现新的三大亮点:一是试点范围更广、程度更深。试点船舶的船籍港由原来的三亚籍扩大到海南各个船籍港,适用航行水域由原先的三亚水域覆盖到整个海南水域;试点船舶类型由原来的“涉客船舶”和“游艇”扩展到所有船舶;合并证书种类由原来的“七证”增加到“九证”,这也是全国首次实现船舶证书“九证合一”。二是办证流程、材料更简,效率更高。业务流程全部优化、重构,内部审批层级由三级审批转变为一级确认,新登记船舶申请材料数量由12项缩减为最少3项。三是信息技术支撑作用更强。业务流程全网上运行,海事、船检部门数据互通共享,远程视频校核、智能表单等海事e服务正式上线,系统使用用户大幅扩展,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船舶办证更便捷。 三、陕西自贸试验区杨凌片区推行药品“多证合一”改革,降低药品经营企业准营门槛激发市场活力 杨凌片区实施药品零售企业“多证合一”管理,是将原来分别核发《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改为核发《食品药品经营许可证》,并在许可证中注明其营业范围。将原来规定的零售药店验收发证、食品经营(含保健食品经营)、医疗器械经营3项行政许可合并为1项。以药品经营项目为主营项目,第三类医疗器械、食品经营项目为兼营项目,发证时统一在《食品药品经营许可证》中分别予以注明。实现“六个一”:整合审批要件,实现“一次告知”;简并申报材料,实现“一表申请”;优化受理流程,实现“一窗受理”;合并核查程序,实现“一同核查”;再造审批模式,实现“一并审批";创新准营方式,实现“一证准营”。许可后统一发放法定药品经营许可证,加载集成有效许可信息的二维码,实现行业经营许可信息一码覆盖。实施行业综合许可的同时,方便市场主体跨区域开展经营活动。杨凌自贸片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通过流程整合将过去需要三次申报办理的审批手续简化为一次办结,压缩70%;将过去的法定许可时限150日减少为20个工作日,压缩87%,让群众和企业感到省心省事省时省力,提高了改革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