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回顾 | 江苏自贸工作坊第16期:自贸试验区新型易货贸易的探索与实践时间:2023-07-28 7月25日下午,受江苏省商务厅(自贸办)委托,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举办的第16期江苏自贸工作坊活动在线上举行。本次自贸工作坊由江苏自贸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韩剑主持,围绕“自贸试验区新型易货贸易的探索与实践”主题,邀请湖南大学经贸学院财政系副教授、世界银行咨询专家肖海翔以及山东大学自贸区研究院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刘文作专题演讲。 湖南大学经贸学院财政系副教授、世界银行咨询专家肖海翔作“中非经贸合作和易货贸易”专题演讲。她详细介绍了中非货物贸易、中非服务贸易、中国对非投资、湖南省对非经贸合作开放平台以及湖南省对非易货贸易探索的具体情况。她表示,目前的易货贸易均采用点对点的方式,以0130代码报关出口,尚不具备大规模、市场化推进的制度环境与市场环境。易货贸易在实操环节涉及到多个部门,面临着易贸贸易平台企业的资质限制、海关监管与协调、收付汇管理限制与外汇结算、出口退税与进口完税价格确定等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建立易货贸易项下的管理与支付的监管模式,开展相关制度创新研究,出台相应的管理政策。 山东大学自贸区研究院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刘文作“新形势下的跨境易货贸易发展”专题演讲。她详细讲述了以物易物到易货贸易、现代易货贸易发展、跨境易货贸易发展、我国易货贸易的相关政策以及易货贸易的人力资源支持等具体情况。她表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政策依据充分、口岸优势突出、先期探索成效显著、贸易主体集聚,具备开展新型易货贸易的先发优势。围绕易货贸易产业生态,山东自贸试验区在易货贸易经营模式、交易体系搭建、行业标准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跨境结算等方面持续进行探索创新,为易货贸易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优势、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最后,江苏自贸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韩剑进行了总结。他表示,湖南自贸试验区和山东自贸试验区在易货贸易的探索和实践上有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未来要深入调研易货需求、易货服务、易货配套企业在开展国内、国际易货贸易业务中面临的主要困难,进一步探索和拓展数字化平台、数字人民币在新型易货贸易中的测试应用,逐步推进“点对点”“点对多”“多对多”的跨境易货贸易,形成我国小微商品与国外大宗商品高效联动的新型跨境易货贸易模式,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